学习《如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我园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合理安排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1。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人体和健康、植物和动物、生态与环境教育、自然科学现象与科技教育等。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所以我们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例如,“感知平衡现象”的活动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设法让鸡蛋站立。通过探索,幼儿找到了两种方法:一是敲破鸡蛋的一头使其站立;二是利用橡皮泥、沙土、瓶盖等辅助材料使鸡蛋站立。第二层次:设法使铅笔站立。通过操作,幼儿借助橡皮泥等材料使铅笔站起来了,从而进一步感知了平衡现象。第三层次:学习其他几种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并利用平衡原理进行游戏。幼儿在“铅笔走钢丝”的游戏中发现铅笔两头加上“小腿”可以保持平衡,并列举平衡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四轮自行车、跷跷板、大吊车的大压嘴等。

  2。体现时代特点,适当安排现代科技的有关内容

  对幼儿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教育内容:第一,家庭中的现代化技术。它包括两个部分:①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探索蕴含其中的科学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过寻找“手的帮手”——剪刀、夹子、钳子、锯子、锤子、取碗器等,知道各种工具的使用价值。②认识各种家用电器,如电话、空调、模糊电脑洗衣机等,了解它们的用途及安全使用的方法。第二,社会生活中的现代化技术。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代化工具,如超音速飞机、移动电话等,了解它们的先进功能。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初步认识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如灶具从柴灶、煤炉发展到液化气灶、电饭锅、微波炉;通讯从烽火、旗语发展到电话、电传、寻呼机、移动电话、可视电话;计算工具从记数算盘发展到计算器、电脑。

  二、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1。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踩鸡蛋”的活动中,当教师慢慢跨上用4只鸡蛋支撑的木板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不能踩!鸡蛋会碎的!”然而鸡蛋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破碎,此时幼儿的兴趣激发起来了。接着,教师又拎起两桶水,当幼儿发现鸡蛋在如此的重压之下仍完好无损时,由衷地拍起手来,说:“哇!老师会气功。”这时,教师却神秘地说:“老师并不会气功,这里有秘密。”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的。

  2。利用“小问号室”、活动角开展多种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为此,我园设置了一个“小问号室”,在各班设立了活动角。在“小问号室”,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在组织“小问号室”的活动时,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太容易,幼儿没有操作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能理解。只有安排难度适当的活动内容,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第二,材料有利于操作。如幼儿用磁铁“探宝”,寻找各种“矿藏”;用瓷瓶子、袋子、水、气球等材料寻找空气,做各种有趣的空气实验。第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操作、主动学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有效地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角活动可以是集体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集体教学的继续。在“神奇的印刷术”活动中,幼儿在活动角用模板、印章、铅字等盖印图案、文字。在“奇怪的光”活动中,幼儿在活动角用三棱镜分解光束,用光束打“靶”、照娃娃等。另外,幼儿园设立的“烹饪室”也为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了操作条件。

  3。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一次,幼儿对影子产生了兴趣,教师就带领幼儿做起了“太阳钟”。晨间锻炼时,木杆在地上留下了一个影子,幼儿描下影子并在旁边画上“娃娃拍球”的记号。集体教学活动时,影子变了位置,幼儿又描下影子画上记号……经过一天的记录,幼儿有了一个能知道时间的“太阳钟”。此后,幼儿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了时间不同,影子的长短、方向均不同的道理。

  三、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促进幼儿与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认为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心设计提问,指导幼儿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要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思考。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开放性,使幼儿能大胆地表达。另外,问题要紧扣活动内容,使幼儿答问时有明确的思路。

  例如在“抛鸡蛋”活动中,教师提问:“如果把鸡蛋从上向下扔,它会怎么样?”幼儿回答:“它会碎的。”于是教师分别向两个脸盆扔鸡蛋,结果一个鸡蛋碎了,另一个鸡蛋没有碎。接着,教师又问,“为什么鸡蛋碎了,另一个不碎呢?”待幼儿议论之后,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两个脸盆的不同,幼儿发现鸡蛋落在有毛巾的脸盆里不碎,因为毛巾软。鸡蛋直接落在坚硬的脸盆里就会碎。然后,教师出示海绵垫、沙堆、碎布、稻草、棉花、石块等,提问:“鸡蛋落在这些物品上会怎么样?为什么?”让幼儿积极地尝试并讲述实验过程。最后教师提问:“平时人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由于这一活动较多地采用了开放性、启发式提问,因而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探索也更加主动、积极。

  第二灵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是最基本的、运用最多的方法。实验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充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这两种方法若能灵活运用,可以使幼儿既感知科学现象,又学习探索方法。例如在“不碎的鸡蛋”活动中,教师先请幼儿观察装鸡蛋的蛋托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作用。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蛋托的作用,教师请幼儿做实验,用海绵把鸡蛋包起来使劲扔,看鸡蛋会怎么样。于是有的幼儿把鸡蛋扔到地上,有的幼儿把鸡蛋从房子一边扔到另一边,还有的把鸡蛋从二楼向下扔。最后,幼儿得出结论:易碎的物品在细软且有厚度的材料的保护下,就不易碎了。

第三,重视教育评价,促进活动的开展。在评价时,要重视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重视幼儿的探索过程。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要进行鼓励,对采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进行尝试的幼儿要表扬。教师可利用非言语信息对幼儿作出评价,如点头、微笑等,还可以把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分析,一起评价。总之,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再参与的愿望,促进活动的开展。 

学习笔记:当幼儿有了探究的动机后,就将进入探究的过程。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身份,平等地参与幼儿的活动,探讨问题,有效地引导科学探索活动。

1.提出探究问题,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是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是通过问题来展开的,有效的问题可以把幼儿引到问题的情境中,启发他们去观察、探索、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最好能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问题要符合幼儿已有经验,使幼儿有能力进行探索;问题是幼儿未知的,或与幼儿已有的经验有冲突的,对幼儿的思维要具有挑战性,有一定的探索空间;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解决途径不是唯一的,它可以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教师有效的提问是引导幼儿积极猜想的动力。例如:针对“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当幼儿谈论到需要水时,教师进一步引导“种子是否有水就一定能发芽”给予幼儿充分的猜想空间,引发幼儿更为积极、大胆的猜想和更加渴望验证的心情。

2.关注活动进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反复验证  

新《纲要》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提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是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发现的乐趣”。让幼儿亲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神情、行为表现、讨论的问题等,注意幼儿有哪些困难和认知冲突,以便及时介入幼儿的活动,给予必要的引导。如,在玩水游戏中,幼儿自发的组织纸船竞赛活动。看到纸船被水浸湿慢慢沉没,他们想了各种方法,但还是制作不出不会沉没的纸船。这时教师可用蜡笔画过的纸折一只小船放在水中,并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老师折的纸船不会沉没?由此引发幼儿观察、讨论、再操作,幼儿从中了解了纸的吸水、防水和沉浮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用心观察幼儿的活动,认真聆听幼儿的议论,在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教师适度帮助之间找到了介入点,较好的把握了引导的时机,使幼儿的探究活动得以深化。

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摸、闻、尝等途径与事物亲密接触,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特征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例如对于物体下落的现象,与幼儿的原有认知发生了冲突,于是他们产生了疑问,进行了多种猜测,并找来各种材料进行验证。虽然幼儿不可能完全理解物体下落与地心引力、物体重量、空气浮力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学习了主动探究的方法。

教师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幼儿只有在尝试过程中才能获得主动学习和发展。例如:幼儿认为只要将被摘下来的小花再种到土里,它一定还会生长。教师一定要给予他尝试的机会,并随时提醒他关注小花的变化。当小花真正枯萎时,幼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在幼儿的尝试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尝试错误的机会,让幼儿反复操作,验证探索结果,学会把握自己的行为,获得更多积极的经验。

3. 及时记录获得的信息

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尽管幼儿的记录结果极为幼稚,他们只会用一些简图或符号,但是这些都是幼儿获取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幼儿原有认识与当前操作结果想比较,调整原有认识,主动建构新经验。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适当的记录方式,保证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水平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教师可在倾听幼儿的观察描述的基础上,配合图画协助幼儿进行记录;可为幼儿提供已画好背景的记录卡,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并用简单的符号随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4. 结论与交流

在让幼儿充分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让幼儿充分表达、交流和讨论。在引导幼儿表达时,教师应注意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要善于启发幼儿讲出自己操作思考后找出的答案,鼓励他们讲得与别人不一样,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会喝水的纸”活动中,幼儿分组活动后纷纷介绍自己的发现:“睡莲花一放到水里就开了”、“纸船沉得比较慢!”……教师进一步启发:“为什么呢?”“我知道,因为它们的纸是不一样的”、“因为图画纸比较厚!”……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言,由过去“要我说”的被动状态发展为“我要说”的积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