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底特律市政府因无力偿还180亿美元债务而申请破产,震惊了世界。与美国不同,中国不会允许城市宣告破产,但这不代表我们的每一座城市都拥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事实上中国的“底特律”恐怕并不在少数,只不过它们隐而不彰,勉强维持一个空壳而已。
庞大的地方债是中国的腹心之患。但吊诡的是,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或机构能给出一个精确的地方债务数据。花旗银行推算目前中国地方债约为12.1万亿元;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则认为应该在15万亿至18万亿元之间;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估计可能超过20万亿元。国外甚至有专家认为这个数字超过40万亿元。那么,中国地方债到底是多少?风险还可控吗?
守土有责的审计署准备找到答案。一场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的“审计风暴”8月1日起全面展开。据媒体报道,此次审计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事实上,此次审计是近三年来,审计署第三次把脉地方债务。尤其是此次审计的时间距离上次审计结束,不过才刚刚5个月,令人对此次审计的用意颇多联想。“例行审计”的说服力显然不够,也许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地方债务令中央政府深感忧虑,此次审计将乡镇纳入检视视野,更平添一层彻查的用意。中国各级政府将借由此次审计,全面暴露其总体债务规模及其风险敞口。
当然,要想彻底查清地方债务规模并不容易。地方政府的融资结构中,除了一部分银行贷款之外,更多是通过信托、基金、金融租赁、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甚至个人等渠道进行直接或间接融资,在如此繁复而隐秘的融资结构之下,甚至连地方政府都未必能准确掌握自身的债务情况。审计署此次受命于危难之中,若想彻底清理整顿地方债务,显然要付出巨大的耐心与努力。
地方政府从自身立场出发,当然不会愿意充分暴露自己的债务规模及其风险情况,况且地方债务中隐匿着大量腐败与违法犯罪行为,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去隐瞒和掩饰事实。这种主观上的掣肘性因素,想必将是此次审计面临的最大敌人。
然而不管怎样,此次审计的意义非同小可。中国地方债规模滚雪球般壮大,政府与市场都非常紧张,但却苦于缺乏具体数据,而不知道该作何应对。正确的决策,明智的行动,来自于准确的数据。中央政府下一步的战略决策,仰赖于审计署此次审计的结果,数据越翔实越精准,相关政策就越是有的放矢和科学有效。
中国地方债的生成,是拜城市化与政绩冲动所赐。而随着新一轮城镇化的到来,地方债规模无疑将维持有增无减的趋势。但问题是,随着土地财政的式微,地方偿债能力却在直线走低,这种情势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管控,任由地方债继续坐大,恐将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继而对中国经济与社会造成巨大负面冲击。
审计的功用亦不能被夸大,即使中国每年都举全国之力,开展大规模的地方债审计,其效果也未必理想。缺乏问责配合的审计,只具有提供数据的功能,却不具有震慑性效果。管控地方债的根本之道,仍然在于将其制度化和透明化,全国人大应尽快修改《预算法》中有关“地方政府不准发债”的规定,允许地方合法发债,同时彻底清理地方性融资平台,将地方发债行为完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视野,并建立地方债预警制度,保证其规模始终可知,风险始终可控。
当然,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匹配,也是造成地方债失控的重要体制因素。进一步深化分税制改革,保证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匹配,也有利于消解地方债的隐患。任重而道远,相关改革须快马加鞭。
据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