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治理村官腐败

记者从武汉市洪山区纪委了解到,该区近年来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为解决“村官”腐败问题突出、关键领域违纪违规问题易发多发、基层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的突破口,多管齐下,从严从实部署工作,落细落小强化措施,努力构筑全面从严管理体系,成效显著。(5月12日 荆楚网)

村官身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基层第一线,权力虽小,作用却大,因为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力量;他们手中掌管着调解纠纷、低保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务;他们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与人民群众走的最近的一批队伍,是群众反映诉求的重要通道,上级了解民情的重要窗口。

村官的作风如何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村官一旦贪腐,牵扯的是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因为他们贪污的每一分钱都是人民群众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也许他们贪污的钱财并不多,但是却很有可能是老百姓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这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苍蝇式”贪腐,会让老百姓感受到“苍蝇叮人”的切肤之痛,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使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并且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对“苍蝇式”的村官腐败问题一定不能小觑,必须要高度重视,严厉打击,逐步形成让村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态势。

村官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腐败,主要原因便在于权力的过于集中,因为他们既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又管理农村集体经济事项,如果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落实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滥用职务权力谋求私利的腐败。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治理村官腐败,必须高擎法治利剑,强化外部监督,做到双管齐下。就前者来说,治理村官腐败重在治权,而治权的关键又在于依法治权,把那些不合规行为拉回到法治的轨道上来。比如人事管理公开化、物资分配规范化、项目审批制度化……只要权力行使依法进行,“第三只手”便无从下手。当然,要想让农村基层管理走上法制化化轨道,相关的外部监督必不可少。除了上级政府、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和舆论媒体的监督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动员群众的力量对村官进行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了群众的监督,村官便会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苍蝇之腐不逊于老虎之灾”,如果对“苍蝇式”腐败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就会对人民群众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把反腐倡廉的各项措施延伸到基层,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从小腐抓起,不断加大治本力度,切实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遏制住腐败蔓延势头,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文/许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