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晖的辩护:“链家的是与非”

  一路狂奔的P2P规模

  2014年11月,几乎与理房通同一时间,链家理财正式上线,定位为链家公司旗下互联网房产金融平台,彼时P2P行业正风生水起。

  链家理财的模式并不复杂,一边是有借款需求的买房人,一边是投资人,链家理财充当了撮合中介。目前链家理财资金端共推出两个系列,8款产品,主要为借款人提供短期过桥融资业务,包括赎楼、尾款垫资、首付贷款等等。

  截止目前,链家理财累计成交量已超过180亿元,投资用户规模31.4万人,单日融资过亿已然是常态。以2月29日为例,当天交易额为1.5亿元,根据网贷之家的每日数据,这一成交量在网贷行业能挤进前五名。对于一家成立仅1年多时间的平台而言,其扩张规模堪称迅猛。

  个人住房抵押一直被视为P2P行业最优质的资产,作为房产中介,链家理财还能全程跟进每一个借款项目,在资产端和风控上,具有其他P2P平台无可比拟的优势。

  链家理财2015年报告显示,平台所有到期产品的按时还款率达99.95%,87.4%的逾期会在三个月之内归还,尚无坏账发生。

  不过,质疑也接踵而来,作为拥有自己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平台,首先即是P2P资金存管问题。

  在3月1日的媒体会中,链家网首席风控官王志伟称,链家理财的资金均由首信易支付监管,并非由理房通监管。此外,他们也已经与民生银行招商银行进行了多轮沟通和洽谈,下一步将寻求银行资金存管。

  而对于中融信担保公司属于非融资性担保,不具备P2P担保资质的质疑,左晖在现场给出的解释是,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往来,而P2P属于个人对个人之间的业务,和银行业务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网贷征求意见稿,P2P应当要“去担保化”,因此并未对P2P业务的担保方资质作出规定。不过,在一位法律人士看来,按照非融资性担保业务范围,不能对借贷合同进行担保,依照一般法理,银行等债权人可以包含P2P平台的出借人,因此非融担公司为P2P平台提供担保仍存在违规嫌疑。

  当前,网贷行业的最终监管细则尚未出台,行业正处于18个月的整改期,这也是包括链家理财在内的一些P2P平台,虽然遭受质疑,但无法定论的原因。

  也正是在这一轮网贷行业的“野蛮”生长中,链家理财的规模得以迅速扩大,并反哺其地产中介业务。

  链家内部也在反思这次质疑风波的原因。在宋靖宇看来,链家成立了一个资金监管平台,在外界看来似乎弄了很多钱,那边又在做P2P,好像又是需要钱的业务,因此很容易让人把它们联想在一起。“其实两个平台是完全独立的,有各自的资金存管方式。”他强调称。

  这次风波也让左晖开始重新审视链家的公信力问题,他将之视为一次正常的市场教育,让他们去寻找增信的各种解决方案。

  奔跑的代价

  成立于北京的链家已创业15年,从交易规模上来说,这家企业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房产居间代理服务商。

  然而,直至2014年,链家都未曾在北京以外的市场中跑马圈地,直到2015年,它在1年内连续发起11项并购,将疆域迅速从北京扩大至华东、华南以及西南。

  1年内,上海德佑、重庆大业兴置业,成都伊城、广州满堂红、深圳中联及大连好旺角悉数被左晖纳入到链家旗下。

  左晖在3月1日的媒体会中披露的数据称,链家集团目前门店数量达到6000家,在2015年整体交易额则达到7090亿元,其中新房交易额达到1210亿,理财业务规模达到1238亿元。

  他告诉《棱镜》,自己的战略就是进入到3亿的城市人口中的地方去。“我们主要是做核心的市场,比如上海一年14000亿,北京大概9000亿。”左晖希望进入到这些城市里面占到55%、60%的市场率。

  然而,左晖称“链家自己内部一直不太认为我们的扩张很快,背后也是因为有一定的信心。”而对于上市,左晖告诉《棱镜》“自己的确没有任何的计划,起码没有明确的计划。”

  在迅速扩张背后,类似上海两起案例的发生却很难解释为偶然事件。被左晖视作将成为全国最大市场的上海,链家直至并购德佑前也仅有20余家门店,而后者则有超过200家门店。但左晖告诉《棱镜》,这两个案例并不能确定是否是发生在此前就是德佑的门店。

  2015年,支撑左晖并购德佑的一个重要的市场判断就是”整个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梯次进入存量房占主导地位的市场”,而这背后则同时存在的是存量房交易中更为复杂的交易环境,而左晖在这场媒体会中也表达了这种担忧。

  他举例称,在一些房源情况中,甚至存在房主自己把自己房子给查封了,而有些城市查封是非常容易的,“为什么呢?就是要涨价。卖完了之后想要涨价,怎么办?就把房子查封。”

  在房源核实上,左晖称,在北京市场,链家2015年为保障购房者权益进行的赔付资金规模就超过1000万元。

  正如对上海发生的事情,左晖认为“如果只是一个危机公关的问题,反而是一个小问题”,“我们可能会想自己内部的问题是不是比危机公关更严重,你在对客户服务相关的服务标准,相关的服务流程是不是有很大的问题”。

  腾讯财经 刘利平 周纯

共2页 上一页  [1] [2] 

链家地产创新金融业务涉嫌违规

被质疑的链家到底是个什么公司?

链家变相放高利贷息差成迷 资金沉淀300亿?

万亿链家帝国的三大“命门”

万亿链家帝国的金融迷雾:自己给自己担保的P2P

搜索更多: 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