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使用企业名称做店招引发纠纷,商家将“捷安特”三字嵌入诋毁性广告语言被判违法,就连中环快速路上也有667个道路隔离墩遭侵权起诉。昨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市人民法院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15年昆山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2013年至2015年,昆山法院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874件,审结841件。其中包含著作权纠纷案件476件、商标权纠纷案件265件、专利权纠纷案件61件。此外,昆山法院还审结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2件。
针对知识产权案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昆山法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三年来,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撤诉率均在60%以上。此外,昆山法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合市市场监管局构建商标权纠纷诉讼与非诉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据了解,市知识产权局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高企专利零突破计划”,挂牌成立中国(苏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昆山分中心,为企业提供咨询、举报投诉、维权援助等更加专业、全面的服务。2015年,全市新增专利申请1.4万余件,专利授权1万余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36件。
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的上升,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型,已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位于开发区的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作为保温杯行业的领头品牌,在国内拥有近100个商标和300余项专利,以及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公司管理部部长孙云娥介绍,过去的一年,“膳魔师”向法院起诉的14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均获得了公正判决,同时,企业以此为契机在内部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通过了江苏省知识产权贯标的绩效评价,为企业发展鼓足了后劲。
“昆山近些年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催生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的客观需要,也给知识产权审批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昆山法院将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昆山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建明表示,昆山法院将进一步强化部门信息沟通,建立重大案件会商制度,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良性互动,并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的导向机制,引导涉诉主体提高诚信自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