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讯 记者张淑秋 通讯员王洁瑜 薛淼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以“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通报2011年以来吉林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
据了解,2011年至2015年五年间,吉林省法院共审理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015件,审结2846件。在全部已结案件中,涉及著作权纠纷案件1513件;涉及商标权纠纷案件663件;涉及专利权纠纷案件492件。
吉林省法院在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的同时,坚持分门别类、宽严相济,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角度出发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这些案件呈现特点如下:商标权、专利权纠纷案件占比较前一五年有明显提升,体现出商业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诉求的日益增长;涉及专利权纠纷的案件中,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41件、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件99件、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312件;商标权纠纷案件中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647件,审理涉及著作权纠纷案件1513件,其中,侵害发行权纠纷案件342件,居首位,侵害放映权纠纷案件325件,列第二位,侵害复制权纠纷案件249件,列第三位,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226件,列第四位,侵害广播权纠纷案件222件,列第五位。
据介绍,审理的商标权纠纷案件涉及“三环”“中华”、“长城”、“奥飞动漫”等一系列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案件,还审理了涉及“稻香村”、“鼎丰真”、“味道85度”等一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以及“元奶奶”、“喜昶”等一批包含涉外因素的商标权纠纷案件。著作权纠纷案件中,涉及了音集协KTV作品放映权维权诉讼、长影频道播放广播权侵权诉讼、美国磊若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维权诉讼等一大批与群众日常文化娱乐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
近年来,吉林省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不断提升,法律适用尺度和裁判规则的把握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吉林省法院审理的美国花旗参农业总会诉淘宝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希杰公司“大喜大”商标维权案、吉林美术出版社诉海南出版社版式设计侵权纠纷案、长春出版集团诉吉林大学出版社教辅材料侵害汇编权纠纷案等案件,连续四年先后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国五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2015年,吉林省高法通过电子法院首次远程公开开庭审理了四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上诉人通过电子法院系统,在千里之外参与了庭审,实现了以高技术含量的庭审方式审理了高技术含量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