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举报信认为神州转车市场份额所依据的研究报告的界定方法存在严重问题、内容严重失实。最后甚至提到了神州优车的商业模式直接违法,不具备出租运营资质,持续经营存在严重法律障碍。
神州优车的新三板挂牌之旅平地起波澜。
北京市君本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学益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名举报。认为神州优车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对商业模式的描述存在明显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称神州优车的商业模式只是“传统出租车+APP”,与“共享经济”或“分享经济”没有任何关系。
同时,他还认为在市场份额所依据的研究报告的界定方法存在严重问题、内容严重失实。最后他提到了神州优车的商业模式直接违法,不具备出租运营资质,持续经营存在严重法律障碍。
神州优车官方也给予回应,5月17日发布声明。
声明中称,《举报信》中大量信息严重失实,存在断章取义、曲解相关法律法规、刻意误导公众的情形,明显是对神州优车新三板挂牌的恶意造谣中伤,企图干扰神州优车新三板的正常审核。并称将坚决通过法律途径,依法保护合法权益。
神州优车方面还表示,神州专车自成立以来,一贯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通过“专业司机、专业车辆”的B2C共享模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专车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在新三板的挂牌申请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对相关事宜进行了如实、详尽的陈述和披露。”
在这封长达1.8万字的举报信中,神州优车的商业模式首当其冲。同时,有关神州专车市场份额的描述、盈利预测也遭质疑,被认为根本不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实际上,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就上述问题已多次在公开场合作出解释,共享经济模式既有车辆共享“Car Sharing”,也有出行共享“Ride Sharing”。前一种典型代表是神州租车,公司集中采购车辆,然后把车共享给消费者;后一种典型代表是互联网约车,分享车辆的每一次行程,既包括滴滴、Uber的C2C模式也包含神州专车的B2C模式。
也正是凭借B2C“专业车辆,专业司机”、以及“轻资产、重运营”的差异化经营,神州专车仅一年时间就在激烈的互联网约车市场中异军突起;B2C模式向客户收取专车出行费用的盈利模式也被认为更加清晰可控,成为众资本追捧的“香饽饽”。
陆正耀公开表示,如果除去此前“充100返100”造成的亏损,公司在2016年3月已经实现盈利,预计到今年第三季度将会全面盈利。而其对盈利预期的判断,主要基于规模效应的日益显著。因为租赁车辆费用和司机工资都属于固定成本,随着客户量规模的增加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单位成本将不断下降。尤其随着补贴幅度的收窄,单均收入还将不断提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政策环境下,神州专车的B2C模式已经被认为是最接近合规合法的。有分析认为,如果真如举报信所指,“神州优车的商业模式直接违法,不具备出租运营资质,持续经营存在严重法律障碍”,那么中国当下所有的互联网约车都将可能受到政策的直接限制。
其实神州专车并非第一次遭遇业内质疑,此前滴滴打车的投资人朱啸虎就曾撰文“炮轰”神州专车的商业模式,他认为“神州的重资产模式没有规模经济效益,换句话说,规模越大亏损越大。”
显然此次举报的吴律师也是拥护此观点的。
但无论怎样,神州优车(神州优车是神州专车的运营主体)还是获得了资本认可,最近完成一轮36.8亿元的融资,估值达到268亿。这也是整个新三板目前为止最大的挂牌前融资。虽然其中沸沸扬扬的阿里入股神州的“戏码”最终以“战略合作”收尾。
举报信的发出,距离神州优车4月12日正式递交新三板挂牌申请1个月零5天。不过,举报内容的焦点,对比此前一轮的热点争议,却也相差无几。
专车融资战再升级
对于舆论纷扰,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任何一家企业在通往上市/挂牌的审批路上,无论是要面对正常的监管审核、还是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都可谓关卡重重。非身经百战、过关斩将者,难得以最终通关。另一方面,也正是需要历经重重考验,除了证明“真金不怕火炼”,企业潜藏的瑕疵和风险也才能提前得到解决,更加有利于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保障投资者权益。
不过,就目前舆论焦点看,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培育,互联网出行的旺盛需求已被充分验证。在此背景下,当代置业首席投资官、著名投资人吕晓彤表示,“伪共享经济”之类的争论,类比京东和淘宝,回头看并没有什么意义。
作为全峰快递最早期的投资人,吕晓彤同时举例称,全峰和通达系(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的加盟模式,轻不轻?当然轻;顺丰直营模式,重不重?当然重。包括在送单的价格上,顺丰也比全峰和通达系贵得多。但大家都过的挺好,甚至顺丰过的比全峰通达还更好一点。
在吕晓彤看来,其实神州专车不是滴滴的竞争对手,就像小米和苹果一样。神州专车最后做的应该是消灭30万元以上的私家车,即让开30万元以上车且因为各种原因其实不太爱开车的那些人愿意用神州专车。“300亿元估值才刚开始。”吕晓彤表示,“当然,前提是神州后续融资能跟得上。”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内专车融资大战再次急剧升级。
就在5月13日,滴滴出行对外宣布了最新一轮融资,获得多家海内外知名金融及产业机构支持,包括苹果的10亿美元投资;而今年2月底,神州优车也刚刚完成了最新一轮36.8亿元的巨额融资,融资后公司估值已近300亿元。
随着最终审核日期的临近,一旦神州优车新三板挂牌成功,相比竞争对手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拓宽公司融资渠道、源源不断引入资金活水。而融资,正是当下互联网出行格斗最大的“杀伤性武器”,竞争对手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由此,作为“国内专车第一股”,神州优车自今年4月率先提交新三板挂牌申请以来屡遭围猎并不足为奇。而神州优车究竟“真金”与否,还需静待审核机构的“三味真火”来检验。
神州优车继续在鲜花、掌声以及臭鸡蛋中前进,能否顺利挂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