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旅游扶贫在“精准”上下功夫

  近日,湖南省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暨乡村旅游培训班在永州市江永县举办。笔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湖南省通过旅游业带动7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全省脱贫人口的15%。其中,武陵山片区通过旅游带动42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旅游脱贫人口的60%。

  旅游助瑶村脱贫

  位于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的勾蓝瑶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村。2015年,该村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0万元,村集体增收34万元,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度增加1350元,全村120户41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去年,村里有乡村旅游接待户6户,每户带动3户贫困户脱贫,共带动18户贫困户脱贫。今年又新发展了两户,村民都尝到了乡村旅游的甜头。”勾蓝瑶村支书欧阳明俊说。

  据介绍,2015年,该村注册成立江永兰溪勾蓝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村支两委作为组织者和开发主体,村民以古建筑民居、土地等资源入股成为股东,共享旅游产业红利。村里在挖掘和帮扶能人创业的同时,引导致富能人通过“能人+贫困户”的方式,点对点帮扶贫困户,实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村民何素英返乡开办的“勾蓝瑶寨农家乐”,向村里贫困户购买土鸡、土鸭、优质大米、有机蔬菜等原材料及劳务用工,带动了村里部分贫困户脱贫。

  村民还将景区内责任田的土地经营权,以分红加保底租金的方式流转给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进行旅游开发和生产经营。土地获得的直接收益按村民占70%、村集体占30%的比例分配,每亩每年保底租金500元。村贫困户何洪济以每年1000元的租金,把老宅出租给村旅游发展公司作农家旅馆,公司以年薪4800元聘任他担任“旅馆保姆”,全年增收5800元。

  勾蓝瑶村组织成立了农业生产、建筑、农副特产、民俗表演、农家乐等各类专业合作社,重点组建了60余人的村民俗文化表演队,为游客有偿表演民俗节目。“我们家两个人白天在特色农业种植合作社参加劳动,每天人均收入80元,晚上在村民俗文化表演合作社表演,很快摆脱了贫困。”贫困户欧阳锡平介绍。

  2015年,勾蓝瑶村争取资金1200余万元,实施基础建设项目12个,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古寨门及古城墙、旅游公厕、生态果园观光游道等旅游配套设施得到完善。村民自愿投工投劳6200余人次,旅游项目节约成本60万元,村民务工人均增收860元。

  为维护旅游发展环境,该村实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定了《勾蓝瑶寨村规民约》《星级农家乐准入和管理办法》等,还将村民的文明行为与分红挂钩。

  让帮扶更有针对性

  勾蓝瑶村只是湖南旅游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当天的会议上,来自江永县、张家界、溆浦县、花垣县等4个地区的代表,现场分享了旅游扶贫妙招,还有17个旅游扶贫先进村递交了经验交流材料。

  “湖南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措施不够精准等问题。”湖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献春在大会上直言不讳,“总体看,目前我省乡村旅游扶贫的措施不够精准,有"撒胡椒面"的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据了解,湖南省适合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1140个,其中,依附在旅游景区内的有297个,临近旅游景区的有584个。目前,通过景区开发带动,已开发乡村旅游区(点)693个,还有许多景区开发对带动周边贫困村的开发缺乏针对性,当地贫困户受益度不高。

  陈献春指出,乡村旅游扶贫的统计监测制度不健全。到底干了多少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缺少完善的统计数据体系,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说不准确;一些地方旅游部门思想认识不够高,工作不够主动,还没有形成与扶贫办、相关部门联动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协调推进机制。

  陈献春要求,现在,湖南的扶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发展贫困村乡村旅游不同类型的主体,分类施策,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当天举行了乡村旅游业务培训,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许春晓以“旅游+”扶贫模式及其操作要点为题,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旅游扶贫的开发模式和操作要点;湖南乡村旅游推广平台“下乡客”运营公司副总经理赵叶飞就湖南乡村旅游如何运营及推广进行专题培训;“美聚乡村”推广平台总经理谢荣泽结合案例,就乡村旅游活动策划及互联网技术推广进行培训。

  积极探索新途径

  日前颁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湖南全省贫困地区接待游客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00亿元,通过旅游直接和间接减少贫困人口累计100万人(以2015年为基数,约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0%),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累计达40万人次。

  “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陈献春说,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旅游系统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有突破、五年见实效”的要求,以推进张吉怀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创建国家精准扶贫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加快推动武陵山、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旅游精品线路的规划建设。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新途径。

  在具体工作中,陈献春希望参与试点项目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其吸纳贫困户参与和就业的程度,提供成本更低、时限更长的扶贫再贷款支持;对旅游创业致富带头人,要进一步强化培训,针对适合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的贫困村,每个村选择几名旅游扶贫带头人,举办专题培训班,增强参训人员先富帮后富的责任意识,学习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对一般贫困户,通过提供扶贫小额信贷,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通过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方式,使他们在项目发展中获得资产性收益。各级旅游部门要联合扶贫办和相关单位,切实将这些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不断探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新途径和新经验。

  同时,以武陵山、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推进大湘西、大湘东13条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建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旅游精品线路的旅游厕所、旅游信息咨询、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把旅游精准扶贫精准到建档立卡贫困村,以线路统筹带动整村推进,实现51个贫困县覆盖53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全部脱贫,力争辐射带动全省1000个贫困村脱贫。(高慧 任泽旺)

  (责任编辑:)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