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情怀不是生产力 为什么会如此泛滥?

  如果除了情怀,我一无所有,是否还有成功的机会?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理解:虽然失败了,我已一无所有,但我还有情怀!

 

  情怀至少具备了两个作用:看似不是生产资料,但却超越了生产资料。它像催化剂,似乎没有情怀,其他生产资料的作用都没法充分发挥。

  另一个作用是,至少它可以成为失败的遮羞布!

  所以,讲情怀的基本是两个极端人群。一种是成功人物,情怀终于可以解读为理想主义;一种是初创者,除了情怀,没有方向,没有资金,没有盈利模式,依稀意识到我们未来会上市,不知道现在该干什么。

  最极端的是马云,从屌丝到“教主”,矢志不渝的讲情怀。用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阎焱的话讲,“他忽悠别人的东西,他自己都坚信,日后就真能变成现实。”

  虽然讲情怀在互联网圈由来已久,如果追溯到2000年,你看8848的创始人老榕对未来多么笃定:“我不相信8848会崩塌,就像亚马逊永不会干涸一样。”这是当年最有希望成为今天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企业,比当年的阿里巴巴更有希望。但他很快就成了先烈。

  但互联网领域的情怀似乎最终都集中在了手机行业。难道造手机的就比造电脑的更有资格讲情怀吗?还是因为手机领域有一个超级榜样乔布斯——“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1983年乔布斯试图说服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入苹果所言)

  “雷布斯”是奔着苹果的目标去的,但是雷军最早是执着于讲互联网思维的,讲小米成功学的,一本揭秘小米成功的《参与感》据说可以让作者小米副总裁黎万强登上作家富豪榜。2016年1月4号,黎万强又宣布复出了,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号称要去硅谷充电的黎万强原来长时间都滞留在云南,还在顺义的家里反复看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是什么性质的蛰伏?

  而智能手机越往深度发展,公关的情景就完全变了。

  罗永浩老师是注意力经济的代表性人物,他脱口秀般的优秀技能让锤子手机都成了“情怀机”。用锤子手机的投资人熊三木的话说就是“在品牌精神的诠释上,在人类文明轨迹的文化追求上,表现出了工业、科技之外理想和情怀对产品的加持。”

  最重要的是,罗永浩让其他手机厂商看到了情怀原来是个很重要的营销武器,首先可以带来注意力。要看看注意力效应有多矫枉过正,就看经常自嘲自己是胖子的罗永浩当选了2008年的时尚先生!

  情怀当然是有用的,一台被赋予情感色彩的产品当然会比一款冷冰冰的流水线产品更吸引消费者!讲情怀更容易受到追捧和认同。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罗永浩是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营销费用和广告费用就能获得惊人的传播广度的。

  雷军当然也有这个号召力。在2015年11月低红米note3发布会上,伴着许巍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雷军说“我终于找到了这句话:我所有的向往”,几近哽咽。

  讲小米成功学的雷军也开始讲情怀,这应该不是表演,雷军的委屈还因为四面楚歌式的孤独,在被围追堵截中的挫折和无力,成功的标杆突然就成了标靶。

  罗永浩说过“至少要把前三名当做自己的假想敌。”

  手机市场已然红海,有了虽然有了苹果、华为、小米似乎不会再有奇迹。竞争主体还是不断入场,乐视、魅族、奇酷、锤子等等。

  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整体出货量首次跌落到个位数,中国市场也进入滞涨状态。但2016年,还是有几百款智能手机发布。

  手机行业的讲情怀高度代表了这个行业竞争激烈的程度!市场状况堪忧,竞争又惨烈,情怀就越泛滥!

  只有周鸿祎采用了更直接的方式,专注骂人10几年,或许他认为直接给竞争对手的产品挑刺比装文艺的情怀杀伤力更强。

  当然社交网络上传播的“工匠精神”如果不能真正沉淀在产品上,以及没有技术、管理、团队、资本等市场元素的调动,光有情怀未必能成功。

  最后,老昙要说一个招骂的细节,互联网圈颜值最高“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的李彦宏、马化腾很少讲情怀。似乎应验了那句话,你丑你先睡我美无所谓。硬件不足的势必要剑走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