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天津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海能源)发布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的公告,成立后的子公司天津泰达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达能源)将承接滨海能源原有热电类经营项目。从滨海能源到泰达能源,背后的变化显而易见。
营业收入“名存实亡”
2015年末,滨海能源在股市犹如坐上了过山车,股价的大幅波动背后,是公司内部运营变化。
作为一家注册于开发区的热电企业,滨海能源的前身是199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天津灯塔油漆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灯塔涂料),2003年公司实行重大资产重组,整体置出了上市公司的涂料类资产,置入了当时被认为具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天津开发区优质热电类资产。
更名后的滨海能源主要经营热力生产及供应等相关服务,满足了天津开发区(东区)约34平方公里的企业动力蒸汽需求,以及区内冬季居民供暖需求。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被看好的领域,如今也开始走下坡路。
从近几年滨海能源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企业的营业利润已经连续多年亏损,主营业务已几乎没有盈利能力。
从年度财务报告来看,2013年滨海能源的净利润为361.3万元,2014年的净利润为336.7万元。而在净利润连续两年盈利的背后,却是营业利润的连续两年亏损,亏损额分别为2741.8万元和2610.5万元。那么之所以在营业利润亏损之下净利润仍有结余,是因为公司每年都有三千多万的营业外收入,而该笔收入主要来自各种补贴。
财务报表显示:2014年滨海能源营业外收入合计33649020.46元,其中政府补助33112020.46元,在这之中又数脱硫设施运营补贴为“大头”,共计金额32063414.11元。
一位从事审计的相关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从它的财务报表来看,虽然公司每年都有几百万的盈利,但是依靠的是大额的政府补贴,如果拿掉每年3000多万的政府补贴来看,这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虽然滨海能源的卖壳动作从前两年就已经开始,但毕竟依靠大额补贴还可以勉强“过冬”,但是真正压垮滨海能源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补贴“被砍”,2015年上半年财务报表显示,营业外收入仅为48万元,相较2014年同期下降了47%。
于是,从去年年中,滨海能源卖壳京津文化的脚步进一步加快。
文化产业进入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滨海能源从买壳方变成了卖壳方。当时被看好的优质热电类资产如今也面临着被置换的境况。
所以,在从灯塔涂料变为滨海能源之后,该公司再次迎来了新一轮的优质资产置入,那就是文化资产。
这第二次转变,跨度很大。
去年3月份,滨海能源已经完成部分股权的转让,转让之后的大股东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变为天津京津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京津文化),这一结果也是经历了一番曲折后的尘埃落定。
京津文化成立于2014年6月3日,注册资本1.5亿元,其中天津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出版集团)持股51%,为控股股东。所以,转让股权后的滨海能源实际控股方为出版集团。
然而事实上,出版集团从一开始就“盯”上了滨海能源这只壳,只是由于一些小插曲阻碍了买壳的进程,不得不成立子公司来收购股权,以达成“曲线救国”的目的。京津文化的成立时间恰好印证了这一猜测。
2014年2月,滨海能源开始停牌重组,经历了近3个月的重大资产重组,最后的结果却是终止。5月随着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发布,滨海能源对外披露拟购买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控股的9家出版社全部股权,但由于后者相关法律、财务事务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资产重组遭遇终止。买壳不成的出版传媒随即成立了京津文化,最终由京津文化拿下了滨海能源大股东之席,其母公司出版传媒绕了个圈子,还是赢得了滨海能源的控股权。
接下来就是再次引入优质资产,公司拟募集资金用于四大文化项目,即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项目、艺术品交易平台建设项目、文化影视平台建设项目、成立文化融资租赁公司。
对于公司现有的热电类资产及相关人员的安排,滨海能源已经成立全资子公司泰达能源,将公司全部主营项目划入其中,以便有利于母公司将来募集资金的规范管理和多业态经营。
从滨海能源变为泰达能源,注册资金从原来的2亿余元直接缩水为5000万元。滨海能源也随着主营业务资产的转移,变相“退出”了资本市场。“壳”里的“肉”几乎已经剥干净,接下来的滨海能源或许将面临第二次改名的可能。
对此新金融观察记者致电滨海能源,相关负责人回应道:“我们公司本来的主营业务是热电产业,文化类的项目是由公司大股东京津文化所主导,公司目前只是负责相关信息的披露,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就像之前所披露的那样,公司将在条件成熟时注入新的资产,具体安排目前还不便透露。”
新金融记者 韩煦
作者:韩煦
滨海能源鸣金收兵背后
-
网站声明:网站内容均为由网友提供,版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业机构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单位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