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网”三十年 筑牢安全“线”

  护“网”三十年 筑牢安全“线”

  轰隆隆的高铁,从窗外高架桥上呼啸而过。春运最忙的时候,在高铁桥下的北京铁路局北京供电段,记者见到了铁路供电系统鼎鼎大名的技术能手——赵大坪。这位身材瘦高的张家口汉子,不说话时表情严肃,总是在思考着什么。

  今年48岁的赵大坪,跟接触网“结缘”已经31年。从铁路系统接触网专业竞赛的全能第一,到“全路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再到“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奖无数。谈起荣誉,他淡淡地说:“我就是多下了一点儿功夫,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

  2011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选出全国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赵大坪工作室”是铁路行业唯一的代表。当上“大师”的赵大坪,仍日夜在高铁线路网上忙碌着。“伙计们,上线了。”凌晨零点30分到4点30分,高铁停电检修,是他们这些“夜猫子”最忙的时候。除了日常巡线,他还搞研发、搞管理、忙抢修,“哪儿提溜哪儿去”。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输油管道”,负责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并直接输送给电力机车。1985年,不满18岁的赵大坪开始了他的接触网工生涯。工作31年来,赵大坪爱琢磨的习惯一直没变。工友经常开玩笑说:“少想点吧!头发都掉没了!”他则笑着回答:“控制不住呀。”

  “现在咱们铁路发展这么快,很多新设备、新工艺投入运用,在实际作业中,逼着你创新,才能跟得上,要不然,一不留神儿,就被落下了。”赵大坪说,接触网一旦发生断线,就会造成接触网断电,机车停运,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近年来,铁路接触线由原来的钢铝线换成了铜银合金线。由于质地软,断线后极易弯曲变形,接续时很不容易控制。一天,他在材料室里突然看到一块扭铁板,好像与铜线的形状结构“般配”,让他突生灵感。没过几天,一个简单的“接触网断线接续器”制作完工,使接触网断线接续时间由原来的50分钟缩短到了15分钟。

  京广高铁开通运行以来,设备经历环境变化的考验。京广高铁北京段长76公里,赵大坪巡线时发现,2864处PW线支撑线夹中,有6个发生了松脱。PW线是在发生短路时保护设备不被烧毁的“保护线”。“不是质量,也不是施工造成的。”他仔细观察,找到症结——震动。只改变一下支撑线夹螺栓中螺丝螺母的组合排列方式,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前不久,北京遭遇极寒天气,最低温度接近北京高铁的最低设计温度——零下20摄氏度,设备进入临界极限状态。赵大坪和他的伙计们提前采取措施,调整承力索、接触线,降低因热胀冷缩造成线索变紧、张力加大造成导线断线的风险。

  除了技术攻关,赵大坪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创新研发上。一踩、两扣、10秒钟,一双用于攀爬H型钢柱的防滑脚扣就穿上了脚。这款新型H型钢柱防滑脚扣创造性解决了登杆过程中易滑脱、登杆技巧不易掌握和湿滑环境下不能正常使用的缺陷,1月19日刚刚通过了北京铁路局科技项目鉴定评审。

  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作者:杨学聪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