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哭穷的贫困生补助早该喊停

面对当前对贫困生补助的种种争议,各高校真没必要再“打补丁”了,而是彻底打破“选贫困搞直补”的老方式,由“扶穷”转向“济困”。

日前,华中农业大学有学生反映,学校在评定贫困生助学补助的标准中增加了一项食堂消费考核,女生中晚餐的消费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否则就可能会被取消已经认定的贫困生资格,相应的助学金也将被取消,此举引起热议。

“贫困生就不能吃好点吗?”这是学生们普遍的质疑。与此同时,还有人翻出过去一些学校的“奇葩”贫困生标准:不能报考驾照、手机不能超1500元、不能有平板电脑、手表和化妆品不能超二百元……这些标准,从学生的角度看来,简直就是对个人生活的粗暴干涉。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站到学校的角度就会发现,苦衷同样不少:手里不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财务信息,也不可能去每个学生家里调查,只能通过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判断其是否真的贫困。就华中农业大学的这一规定来说,尽管从情感上有点难以接受,但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用世界通用测评贫困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来测评贫困生。

从我上大学那时起,贫困生补助就是校园里的热议话题。十多年过去了,关于贫困生造假,贫困标准过于苛刻,贫困补助伤害学生情感等讨论,一直没消停过。尽管有人一再批评说,学校应该用更科学的方法筛选贫困生,甚至用严厉的语言警告冒领者,但这些似乎都没起到好效果。

高校贫困生补助问题争议多年,剪不断理还乱,个中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一是标准模糊,名额有限,造成学生只能在小范围“比哭穷”;二是信息缺失,学校不掌握学生家庭财务状况,学生也不知道彼此真实情况,结果,申请时一哄而上,等着学校去筛选;三是事后惩处不力,对于冒领者没有严厉的惩处措施。

贫困生补助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慈善事业。而慈善工作最难的不是如何筹钱,而是如何把钱花对地方。否则,像近日新华社报道的广西马山县,“超过贫困线并得到扶贫款的人员中,有343人是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扶贫款项发放如此失误、低效、漏洞百出,真还不如没有。

可以说,正是高校在这方面管理的无效,让贫困生补贴的正面作用大打折扣,甚至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面对当前对贫困生补助的种种争议,各高校真没必要再“打补丁”了,而是彻底打破“选贫困搞直补”的老方式,由“扶穷”转向“济困”,由学校筛选发放转向学生如实申请并担责,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如此,才能彻底消除“比哭穷”的补助分配纷争,让“补贴贫困”真正变成“奖励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