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总统访华,美国怎么看

无论埃尔多安如何精算,美国对土耳其在叙伊长远企图心存戒备;欧盟不会对其敞开门户;阿拉伯世界、以色列和伊朗也都洞若观火,不可能接受它再做中东盟主。

7月29日至3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如期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既是埃尔多安继6月大选结束、7月告别斋月后的首次出访,也是他去年当选总统后首次出访,凸显对中国的极大重视,也标志着经历“斋月风波”的中土关系更加成熟和稳定。土耳其近期内政外交动作较大,雄心勃勃的埃尔多安正以“翻篇”和“翻脸”的方式,大开大合地展示他的强势执政风格。

“翻篇”指的是,埃尔多安用“和为贵”定调大国关系,借以改善战略环境,提升国际地位,扩大本国影响。7月的“斋月风波”一度引起舆论对中土关系受挫的猜测和担忧,但双方成功管控,确保政治互信未曾受损。埃尔多安如约而至,首次公开强调反对“东伊运”针对中国的恐怖主义行为,重申不允许国内有人破坏土中战略关系,这一罕见表态,将推动土中关系走上新台阶。

埃尔多安携百人经贸大团来访,足见其热望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投资储备和旅游人口基数。中土贸易量虽连增三年,已接近240亿美元,但在中东大盘子里分量明显不足。2014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总额达到2511亿美元,与伊朗贸易总额为520亿美元。作为G20成员的土耳其,对华贸易不仅不足伊朗一半,而且品种单一并存在严重逆差。稳定政治与战略关系,搭乘中国经济便车,将巩固其民意基础和执政实力。

中国不是埃尔多安最近努力修好关系的唯一大国,土美关系也见证重大“翻篇”。上周末,土美宣布联合在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地区建立面积近7000公里的安全区,美国还获准使用土耳其南部数个空军基地用于打击“伊斯兰国”武装。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土美间最具实际意义的军事合作,象征着安卡拉重新拥抱其头号传统盟国,也意味着因2013年“土耳其之春”风潮而僵冷的双边关系得到全面修复。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埃尔多安再次进入大国平衡外交轨道,即与中美俄三强交替起舞。

不仅如此,24日开始大规模反恐军事行动后,土耳其向北约提出“集体自卫”要求,北约大使为此紧急磋商,判断这个老牌东方成员国的真正意图,并集体表示支持其反恐行动。这是北约历史上第五次举行紧急会议,埃尔多安借助反恐密切与北约关系,也预示着对加入欧盟努力的一次重启,展示其重构大国关系格局的强烈意愿。

埃尔多安动作突变的本质是远交近攻。与大国“翻篇”的同时,与“伊斯兰国”武装及老对手库尔德工人党“翻脸”。自“伊斯兰国”肆虐以来,国际舆论指责土耳其开门放水,导致5000多西方极端分子借道投奔“伊斯兰国”;媒体披露土耳其军情当局与“伊斯兰国”暗通款曲,互行方便;甚至有消息称,土耳其一直是“伊斯兰国”走私石油的主要买家。最不可思议的是,去年49名落难土耳其外交官和平民被“伊斯兰国”意外释放,引发外界无限联想。

美国拉扯40多国组建反“伊斯兰国”联盟,围剿近一年效果不彰,地区国家唯有土耳其按兵不动,成为事实短板。埃尔多安终于对“伊斯兰国”武装摊牌,显然想缓解国际压力。当然,借助“阴谋论”疑云重重的恐怖袭击而向伊拉克北部发兵,被解读为埃尔多安意图借道伐虢,顺手牵羊,将军事行动扩大到伊叙北部,既可有效遏制和打击地区库尔德分离势力,更可扶持温和力量,左右叙利亚政局走向,使后者成为土耳其向中东南扩的踏脚石。

分析家们认为,“翻脸”也是埃尔多安国内翻盘洗牌的需要。执政的正发党未能如愿在6月大选中拿到三分之二席位,埃尔多安通过修宪获得更多权力的奢望顿时泡汤。及时启动反恐战争,不仅可以转移视线,树立强人形象,凝聚人心,还可借机震慑和清理异己,削弱对手力量。有分析称,埃尔多安不愿正发党组建联合政府,拖过45天组阁期限,11月即可再次大选,届时正发党也许能获得压倒性席位。

但是,无论埃尔多安如何精算,美国对土耳其在叙伊长远企图心存戒备;欧盟不会对其敞开门户;阿拉伯世界、以色列和伊朗也都洞若观火,不可能接受它再做中东盟主。因此,埃尔多安“翻篇”“翻脸”和大开大合,依然圆不了超越现实的大国梦,身披中东、伊斯兰、突厥、北约和G20成员五重身份的土耳其,只能形象斑驳、角色尴尬地在原地盘桓,做曲高和寡的地区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