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吗?前面还有8辆,等得及吗?”2月6日,记者将车停在银川市金凤区凤台路一家洗车店门前,一位女士笑吟吟地上前询问。
“洗车多少钱?”
“30元,我们不涨价。”
春节前后,银川市不涨价的洗车行凤毛麟角。
忙碌的洗车员工身着工作服,有男女青年,有两鬓斑白的老人,怎么看都像个大家庭。记者被这家洗车行吸引住了,决定排队等候。
“你是老板吗?你们的生意真不错。”记者和接车的女士聊起来。
“洗车行是孩子们开的,我们家长来给帮帮忙。”
“孩子们?家长?”记者纳闷。
“是7个‘福娃’开的。”旁边一位车主悄悄告诉记者,“福娃”们都是智力残疾的孩子,均来自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
原来,“福娃”洗车行是7位家长合资,为其智力残疾儿女们创办的,去年10月27日正式营业,是宁夏首家以智障人为主体运营的洗车行,他们的父母既是投资人也是后勤保障者。
“希望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自立自强,成为有福气的人。”“福娃”家长马昌兴说。
“福娃”洗车行还雇佣了两名熟练工做“师傅”,带着7名“福娃”干,家长们一有空就来帮忙。春节前来洗车的人很多,家长们能来的都来当“义工”。
“‘福娃’和家长们的服务态度都非常好。”一位车主说,第一次在这里洗车后,他就毫不犹豫地办了张洗车年卡。
这时,又一辆车洗好了,“挑剔”的车主弯下腰看了看,“后保险杠还有个小泥点。”
“福娃”娜娜弯下腰,仔细地把后保险杠重新擦了一遍,站起身来笑眯眯地说:“叔叔,您看可以了吗?”
“可以了,太可以了。”车主忙不迭地说,他没想到“福娃”们这么认真,也为自己的挑剔有些脸红。
7个“福娃”加两个师傅,洗车行的负担不轻,目前,扣除房租等成本开支,“福娃”们每人每月只能拿到500元工资。
口碑相传,福娃洗车行得到的社会关注越来越多,许多出租车和私家车司机舍近求远前来洗车。2月5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租车司机还专程送来20件崭新的羊毛衫。
“虽然孩子们收入微薄,但他们热爱这项工作,只要能自力更生,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63岁的家长霍立港说。
“师傅,该为您洗车了。”一位家长和记者打招呼。
车刚停到指定位置,“福娃”们就立即有条不紊地开始工作,22岁的乐乐热情地端来一杯水,又转过身去招呼其他顾客,她前方的墙上贴着六个大字:不抛弃,不放弃。(记者 丁建峰)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