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增长不等于价值增长 商业也应该有“良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财富增长不等于价值增长 商业也应该有“良心”


    商业活动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财富,于是,人们习惯性地将社会的财富增长等同于价值增长。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停下来稍作思考,我们会发现两者并不能划上等号。除了让利益相关方变得富有外,商业活动是否也应该在财富以外展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呢?比如,商业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否会为社区和人类的未来带来积极影响?在这一标准的审视下,很多企业的存在可能是冗余甚至有害的。

  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任何地方的不公都会威胁到其他地方的公平”。生活在地球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中,无论你的坐标、地位、生活状态如何,都对其未来施加影响。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全球在经济一体化、污染治理、抵抗温室效应、疾病防治等领域的合作都在不断深化。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不断攀升,我们不能一味追求盈利和分红,对内对外都应承担更多责任。然而现状并不乐观,打开电视,我们总是能看到令人揪心的污染新闻:空气、河流的污染;食品、药品的污染。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常因道德问题登上头条。

  我们被裹挟着进入这纷繁刺激、令人兴奋的“弯道超车”年代。但是,追求正义、公平和可持续的声音不应被忽视。这些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和最根本的追求,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放在次要位置考量。

  前车之鉴尤未远。过去十年华尔街爆出的丑闻让商业无往不利的形象一落千丈,商学院在压力下被迫反省,重新强调起道德在商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商业的背后如果缺乏道德准绳,将会沦为一场人类的集体灾难。

  探讨商业价值外的社区使命,是当下中国不容置疑的棘手议题。政府无法独立解决现阶段包括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压力。只有调动社会力量,鼓励企业参与,才能改变自上而下分配、解决不均衡现状的局面,为重大社会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要找到商业和公益的结合点,有两条路径可以尝试。

  首先,企业可以从商业模式入手,寻找切入点。这点特别适合技术型企业。 举例来说,著名的Google x实验室曾推出智能眼镜、无人驾驶汽车等很多耳熟能详的高科技项目,但你大概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叫做project loon的项目。

  这个项目始于2013年,是一个以同温层的高空气球作为基础设施的互联网服务项目。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全球依然有约500万人没法接触到互联网设施。 借由这一计划,谷歌为新西兰南岛等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了wi-fi服务。这对身居偏远地区的人来说意义非凡,他们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拥有稳定、廉价的网络,从而拥有了网络医疗、教育等资源,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

  还有一些小型专业公司,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了很多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比如位于加州的Matternet,规模不大,专门生产运输专用无人机,这种设备只需通过手机即可操控。该产品现在被用于非洲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为这些地区的日常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过去,该地区经常因为交通闭塞而面临医疗物资匮乏等问题。现在通过无人机不但可以运输急救物资、生活必需品,还可以将血液等样本从村里直接运到镇上的医院化验,快速取得结果并确诊,节省宝贵的时间,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

  伟大的企业应当拥有更加开放的视野,价值观也要符合人类长远利益,这样才能基业长青。

  除了这种方式,很多成熟的市场会通过社会企业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社会企业的主要特征是:解决社会问题,商业模式有可持续性。在很多定义中它属于非营利组织和非商业的“第三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盈余不参与分红,而是再投资,继续帮助目标群体。

  “社会企业”这一概念,在2004年引入中国,但发展一直不足。一方面是因为概念模糊,导致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不够;另一方面是其公益属性令投资者退却。但是,社会企业是比CSR更可持续,效益更大化的一种企业公益行为。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创业者需要深入社区,了解当地的问题根源,并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发挥杠杆作用。

  现在,很多国际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机构,也开始在实践中挖掘商业模式,寻找更加可持续的公益之路,逐渐向社会企业转型。缅甸创建于2004年的社会企业Proximity Designs就是其中之一。两位创始人黛比·泰勒和吉姆·泰勒在该地区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对当地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和问题有着深入了解。

  缅甸农业人口占比70%以上,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多数慈善活动集中在健康和教育上,小农户的经济状况乏人问津。于是,他们决定创办Proximity Designs ,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培训,提高农业活动的产出和家庭收入。 最初该公司是以非政府组织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nterprises缅甸分支机构的名义成立的,创业成本较低。

  通过借助各方面力量缩减成本,Proximity Designs设计的水泵等灌溉设备兼具了实用性和耐用性,一般农民都负担得起;对于买不起的农户,Proximity Designs还为其提供小额贷款服务。他们还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政府合作为缅甸培养农业官员等。Proximity Designs的服务根本改善了缅甸粮食安全状况和数百万人的生活。

  时下国内创业项目层出不穷,但为社会深度改革诞生的项目却并不多。我们缺少这样的创业,也缺少关注这一领域项目的企业。“无商不奸,为富不仁”的刻板印象始于信息缺失。而今随着商业力量的崛起,大众对金钱的态度又一下子走向了跪舔式崇拜。单纯依靠商业创造的财富,我们无法获得幸福,重要的还有财富的分配和用途。

  商业是社会变革的载体。正是通过企业层面的平权运动、科研、创新和变革,社会才逐渐走向上升的螺旋。无论贫穷富有,我们的印记都不会永远留在财富榜和银行账户里,但一定会永远留在地球上,直至一切灭亡。

  牛文静|文

  牛文静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驻伦敦高级编辑。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

(责任编辑:宋埃米 HT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