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不是玩“快闪”

针对网上所传语文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修订教材将《南京大屠杀》题材撤下之事,语文出版社在其官方网站及真语文网刊发严正声明,声明指出,此种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混淆视听”。(5月23日中新网)

针对九年义务教育修订教材一事,5月23日的先后呈现了两个版本,客观上由于一些报道不实,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视听。因为南京大屠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历史话题,是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尤其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也是一个异常敏感的话题。这一主题的存废变更,事关国人的民族感情。语文出版社就此发表严正声明,澄清了事实,还原了真相,这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

互联网时代,新闻仿佛插上了闪电般的翅膀,挖新闻,抢新闻,成了各路媒体的家常便饭,这本是正常现象。但极少数编辑、记者丢掉了职业操守,罔顾事实真相,一味地追求新奇特,生编硬造者有之,捕风捉影者有之,道听途说者有之,盲人摸象者有之,添枝加叶者有之,一切只为了吸引眼球。

媒体界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以语文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修订教材一事而言,事实是,在修定过程中,语文出版社将温书林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文换成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的节选《死里逃生》,更换的原因主要是后者的“文”与“道”结合得更好。而多家媒体在报道、转载过程中以讹传讹,普遍采用了《中小学语文教材替换40%课文:“南京大屠杀“被换》标题,文中则称“《南京大屠杀》被换成《死里逃生》”。不明就里的读者会认为,《南京大屠杀》课文被撤了、被换了,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惊力可想而知。

真实的新闻,没有被真实地传播,真实的新闻却被扭曲了,这是对“新闻的生命”的玷污。事实就是事实,事实终归是事实,被扭曲的事实借助互联网的翅膀只能玩一次“快闪”,在互联网时代,最终会不可避免地被事实和真相揭穿,不要拿受众的智商当儿戏,不要把新闻当成八卦。只有铁肩担道义,才能妙手著文章。